关于“焦虑”的营销

近年来随着知识付费——短视频——直播,期间总拖离不开所谓的共情与“焦虑”,营销人如何把握好其中的“度”,从而达到最终的效果而不是反效果显得至关重要。

1.贩卖“焦虑”从某种角度来说并不是“新事物”,无论是古时的“科举”还是金融制度(有偿劳动–货币–物质生活),进而到广告的产生,其实都有着贩卖“焦虑”的身影。(美国心理学会的研究曾经表明,当代人之所以压力过大,主要是因为:金钱和工作)
2.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,互联网的出现,智能手机的迭代和普及,无形之中加速了“焦虑”,我们不难发现每天都会听到身边有人抱怨被信息轰炸的手机、邮箱,以及时时刻刻都可以被干扰的现实。(当然我个人也经常深感困惑,手机在身边时深感压力;手机不在身边时也往往焦躁不安。)
3.对于“焦虑”,国外曾有实验表明“焦虑”能够左右一个人的决定,当然以互联网的方式来看,无疑加速及催化了“浏览–喜欢–购买”的决策链,即便那一刻的影响是负向的。
4.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,其实贩卖“焦虑”可以说是心理暗示的一种延伸,在第1点中我曾提到广告学,过去电视广告便曾经应用过心理干预及色彩心理学,所以“焦虑”的利用也是如此。
5.当然,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,处在“被利用”这一角色多少心里是抵触的,不过反观“粉丝经济”、“炒鞋经济”、“提前消费”、“种草平台”等等,“焦虑”的产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,有因必有果,而有果也必有因,循环反复无穷已的过程而已。
6.扯的远一点,身处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因此很难能够独善其身不被利用或一味去利用,试问之前“断舍离”火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,它的火是否也是“焦虑”的另一种寄托和延伸?
7.共情与焦虑在营销中只是不同的手段,在我个人看来只是招数不同但却目的相同。早年间营销中有一种叫做“情怀”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无论知识付费也好,其他消费也罢,其根本在于自己是否能够有能力辨别“真伪”、“好坏”,某种程度上而言这是一个供需关系,好比本就没有消费奢侈品的欲望,但出于攀比心理而导致的“焦虑”,那么其结果不言而喻。
8.自由的当下,不存在“洗脑式”的贩卖,如何辨别还需自身,股市的slogan不也写着“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”,那前赴后继的“民间高手”不依然络绎不绝么?
9.与其说是贩卖焦虑或是共情,倒不如说是贩卖“人心”与“人性”,只是在不同的个体间,这颗心的小与大因个体存在差异罢了。
题外话:工作与生活的平衡,并不意味着将其清楚划分,采取回避策略,而是要留心那些你不愿独自面对的时刻。

上一篇: 没有了
上一篇: 没有了